企业新闻
Company news

乐鱼体育app官方网站-年销25亿的 “超级大单品”, 它竟然有两个?

发布时间:2025-07-25

文:庄严

来源:和君潘松挺

当前的休闲零食战场,正处于不断洗牌与突围的乱战时期:产品同质化严重,竞争极其激烈,行业平均渠道营销费率高达25%,净利率普遍不足5% ;品类碎片化分化,每年新品类层出不穷,2023年天猫零食新增SKU超12万,但年销售额破亿单品不足0.3%;品牌忠诚度较低,零食消费者更易被价格促销、新奇口味或即时种草所吸引,对单一品牌的粘性难以建立和维持……就是在这么一个生存难度极高的赛道,跑出了一家年收入62.66亿、净利润10.68亿,并且持续保持20%以上的增长率,市值超过300亿的优等生——卫龙。

卫龙2024年报

现象:双轮驱动的超级大单品矩阵

辣条:国民零食的奠基者

辣条作为卫龙的核心产品,年收入稳定在26亿以上,市占率处于赛道绝对第一。卫龙不仅定义了辣条这个品类,成为辣条品类的代名词,还引领了整个辣条品类的升级。在经历了行业信任危机之后,卫龙通过供应链革新和品牌重塑,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,成为辣条品类的绝对领导者。

魔芋爽:健康零食的破局者

魔芋爽作为卫龙推出的健康零食产品,自上市以来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2024年,魔芋爽的收入达到了33.71亿,同比增长了59.1%。这一成绩不仅使魔芋爽成为卫龙第二个年销售额突破25亿的超级引擎,还推动了蔬菜制品在卫龙总收入中的占比反超辣条,达到了53.8%。在魔芋零食这一细分市场中,卫龙魔芋爽的市场渗透率高达78%,几乎处于垄断地位。

这两个产品,不是昙花一现的“爆款”,而是真正意义上能定义品类、引领增长、支撑全局的“大单品”。从辣条到魔芋爽,卫龙两次“重新定义”了零食细分市场,展现了其打造“品类级”大单品的非凡能力。那么,这种能力的核心密码是什么?

拆解:持续打造大单品的“五维核心算法”

支撑卫龙大单品持续诞生的,不是单一优势,而是一个环环相扣、相互赋能的“五维能力体系”:

强洞察:从“用户痒点”到“未来赛道”的精准预判力

深度市场调研:卫龙创始人刘卫平21岁来到河南,作为美食爱好者,他对河南丰富多样的凉菜品类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刘卫平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、加工厂走访,敏锐捕捉到大众消费者对重口味、高性价比、具有刺激性和成瘾性零食的强烈需求,同时洞察到将其工业化、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,最终将小众的牛筋面打造成风靡全国的“辣条”。自此,深度用户洞察也成为了卫龙的创新基因和核心能力,刘卫平和卫龙高管每年都会花大量时间到市场最前线调研,感知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。

前瞻趋势捕捉:在创造卫龙第二个魔芋爽大单品之前,卫龙前瞻性地捕捉到了零食健康化的大趋势,同时找到了火锅食材里魔芋这个品类。捕捉到这个趋势后,刘卫平亲自带队深入研究日本市场,发现魔芋制品成熟,年轻人高度认可其健康属性(低卡、高纤)。这让他预判“两高三低”(高膳食纤维、高饱腹感,低热量、低碳水、低脂肪)是未来至少十年食品创新的主航道,魔芋是极具潜力的“超级食材”,“无负罪感零食”将是一片蓝海。如果说辣条是抓住了传统小吃工业化的效率红利,魔芋爽则是踩中了健康化、功能化的消费升级浪潮。

卫龙将市场和趋势两大洞察视为生命线,建立了系统化的市场研究、消费者访谈和趋势分析体系,确保创新始于真实、前瞻的用户需求,而非闭门造车。“从胃到心,读懂用户”是其创新的第一性原理。

强研发:从“洞察构想”到“极致产品”的技术转化力

辣条工业化落地: 在发现辣条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后,如何将辣条标准化、规模化生产,卫龙一开始也碰到了很多技术难题。比如原料标准化问题,面粉、辣椒、调味料等原料来源多样,品质波动大。为此卫龙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原料标准,在原料预处理技术上进行了大量升级。其他还有面制品成型与熟化工艺、调味均匀性与附着性、微生物控制与防腐保鲜等等难题,卫龙通过设备研发、工艺升级等方式一一攻克,最终将辣条送到了千家万户。

魔芋爽技术攻坚: 魔芋爽的成功依赖于多项核心技术:魔芋精粉的优选与复配(保证口感的Q弹爽韧)、独特风味系统研发(多种口味满足不同人群,保持强烈记忆点)、质构控制技术(确保每一包口感稳定)、脱腥及保鲜技术(解决魔芋原料特性问题,延长货架期)。卫龙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和力量对这些核心技术不断进行升级迭代,最终形成了卫龙魔芋爽强大的技术壁垒。

24道工序质造“魔芋芯片”!卫龙第七代魔芋产线首次亮相

不断升级研发力:卫龙拥有漯河和上海两个研发中心,近百人的研发团队,手握5项省级科研合作平台和3项市级科研平台称号。同时,卫龙还设有创新基地,用于实验室中试和新产品试生产,具备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能力,为产品研发提供坚实基础。截至2025年,卫龙累计获得233项专利,其中13项发明专利涉及核心工艺。

强大的研发能力是将“超级食材”洞察转化为广受欢迎、品质稳定、可大规模生产的“超级单品”的核心保障。强研发确保卫龙不仅能想得到,更能做得出、做得好、做得稳,让深刻的市场和趋势洞察真正有效落地。

强品牌:从“低端零食”到“国民零食”的价值塑造力

安全信任革命:长期以来,辣条品类因小作坊生产、卫生标准不透明饱受质疑。卫龙大胆开创行业先河,主动将全自动化、高标准化的生产车间通过直播镜头实时呈现给亿万网友。洁净的环境、现代化的设备、规范的操作流程,以“眼见为实”的震撼力,首次大规模打破了消费者对辣条“脏乱差”的刻板印象。在初步建立信任的基础上,卫龙再次主动出击,邀请中国最具公信力的媒体——中央电视台深入其核心生产基地进行深度探访报道。这两次行动,从“自证”到“权威他证”,层层递进,最终在消费者心智中牢固建立了卫龙作为“安全辣条”代名词的认知。

年轻群体共鸣:卫龙明确将Z世代(95后、00后)作为品牌焕新的核心目标人群。深刻理解他们追求个性、热衷社交、注重趣味、反感说教的沟通偏好。在产品包装上, 卫龙对产品包装进行了颠覆性革新,模仿苹果公司极简、高端的视觉设计语言,采用大面积留白、简洁字体、清新配色,让辣条从“五毛零食”瞬间有了“轻奢零食”的既视感;在品牌营销上,卫龙在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化身“社交显眼包”,积极拥抱网络热梗(如“佛系”、“躺平”、“凡尔赛”等),用幽默、自黑、接地气又充满网感的方式与年轻人互动。无论是发布趣味性极强的海报、短视频还是评论区“整活”,都精准戳中年轻人分享欲,成功撬动海量用户自发创作内容,形成现象级传播。

卫龙拥抱宠物经济 魔芋爽“人类猫条”营销精准圈粉年轻人

精准价值定位:针对核心单品魔芋爽,卫龙提炼出极具传播力的Slogan——“热量低了爽多了”。这短短几个字精准击中了当代年轻人(尤其是年轻女性)的核心痛点与诉求:既渴望零食带来的味蕾刺激(“爽”),又担忧高热量带来的健康负担(“负罪感”);在巩固辣条基本盘的同时,卫龙提出更高阶的品牌主张——“卫龙不只是一种辣”。一方面宣告品牌不再局限于传统辣条,涉足更广阔的休闲零食领域。另一方面,传递出品牌不断创新、突破自我、拥抱变化的精神内核,强化其年轻、活力、有想法的品牌个性,使其形象超越了单纯的“辣味零食制造商”,向引领年轻生活方式的“新消费品牌” 进化。

卫龙品牌的成功转型,是中国快消品行业品牌升级非常经典的案例。它成功撕掉了长期困扰辣条行业的“低端”、“垃圾食品”标签,跃升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“国民零食”和自带社交属性的“时尚单品”。

强渠道:从“精准布局”到“全域深耕”的敏捷渗透力

精准性布局:卫龙深刻理解中国零售渠道的快速迭代规律,其渠道策略的核心在于精准预判并踩准每一步渠道变迁的节奏。在早期布局阶段,从传统杂货店起步,奠定基础;在渠道升级阶段,敏锐抓住区域商超崛起的机会,扩大区域影响力;在全国拓展阶段,积极拥抱全国性连锁超市(KA)的发展浪潮,实现品牌全国化覆盖;  在电商浪潮阶段,在电商平台爆发期果断投入,抢占线上市场先机;在新兴业态阶段,精准锁定并深度绑定高速增长的零食量贩店,将其视为核心增长引擎。这种前瞻性的“顺势而为”策略,确保了卫龙始终站在渠道变革的前沿,最大化地利用每一个渠道红利期,实现持续的市场扩张。

全渠道深耕:卫龙不满足于单一渠道的成功,而是致力于构建覆盖全面、运营精细的全渠道体系,实现深度渗透。在新兴渠道上,抢占未来增长高地。 将零食量贩店作为战略核心,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确保产品陈列、促销支持和供应链效率最优,驱动爆发式增长。积极布局O2O(线上线下融合)、社区团购、会员制仓储店(如Costco、山姆等)等新兴业态,满足消费者即时性、便利性和性价比的多元化需求;在传统渠道上,精耕细作,优化效率。推行差异化的渠道管理策略。“助销”聚焦核心终端,提供深度服务支持;“辅销”覆盖更广泛网点,提升整体铺货率。目前卫龙已覆盖超过70万家终端网点,并仍在持续加密下沉(尤其是乡镇市场),构建了难以撼动的线下壁垒;在线上渠道上,创新驱动,提升活力。发力直播电商,积极与头部主播及品牌自播结合,利用直播带货的强大爆发力,直接拉动销售。深耕内容种草,在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等持续进行内容营销;在海外渠道上,扬帆出海,开拓国际蓝海。 成立海外业务中心,收入在过去3年实现了超过100%的复合年增长率,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化潜力和品牌全球吸引力。

卫龙赞助的海外短剧(《Forbidden Love》-卫龙)

卫龙的渠道建设体现了高度的战略前瞻性和卓越的运营深度。通过精准把握渠道变迁、深度绑定新兴引擎、精细化运营传统网络、创新激活线上平台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构建如同“血管网络”般的渠道体系,也是其产品力转化为市场领导力的关键。

强运营:从“单品成功”到“持续领先”的深厚护城河

供应链保障:制药级工厂建设,斥资数十亿建立符合制药级GMP标准的生产基地,车间洁净度达10万级(远超食品行业常规标准),从硬件层面杜绝污染风险,重塑消费者对辣条品类的信任。实现全链路可控,原料端与优质产地和合作商深度捆绑,如辣椒选自漯河临颍万亩基地,花椒直采甘肃武都,与中粮集团、益海嘉里等签订长期协议保障供应;仓储端布局智能化立体仓,实现温湿度动态监控,原料周转效率大幅提升;物流端自建区域配送中心+第三方冷链协同网络,保障全国48小时高效履约。

效率提升:科技驱动精益生产,降本增效。杏林工厂引入高精度摄像头+深度学习算法,实现AI视觉分选,自动剔除异色/畸形魔芋块,分选速度达1200次/分钟,人工成本大幅降低;通过智能化产线建设,辣条发酵、调味、包装全流程无人化,单线产能提升200%,能耗显著降低。

品质管控:建立行业标准,卫龙牵头制定的《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》,提出“降油、降糖、降盐、控添加剂”目标,推动辣条行业平均含油量从28%降至18%;实现全程追溯,区块链技术记录从农田到货架的全链路数据,1秒内可定位问题批次。全智能化质检,卫龙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,自动在线监测系统100%全检替代人工抽检,质检不良品拦截率达到99.9%。

卫龙的强运营体系构建了强大的护城河,确保了大单品在规模扩张中品质如一、成本可控、供应稳定。这一坚实底座,是卫龙可持续成功的保障。 

结论:大单品背后是创新驱动的系统能力

这“五维核心算法”高效运转的底层动力,是卫龙深入骨髓的创新文化。创始人刘卫平被誉为“执拗的创新者”。在卫龙杏林工厂的墙上,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清晰写着:“创新是活下来的唯一出路”,并规定“不阻挠、破坏他人的创新”。

卫龙持续打造大单品的能力,建立在一套强大的“核心算法”之上:始于深刻的用户洞察,成于硬核的研发转化,扬于精准的品牌塑造,达于高效的渠道渗透,固于卓越的运营底座,并最终由全员信仰的创新文化所驱动。辣条和魔芋爽的成功,只是这套系统能力输出的结果。看懂这套“算法”,也就看懂了卫龙逆势增长的密码,也为其他渴望打造“常青大单品”的企业,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商业范本。卫龙的征途,远未结束,其“大单品制造机”的下一个作品,值得期待。